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 > 无人农事亩稻准田后一人一机机飞守护手故事② 正文
时间:2025-05-10 15:46:39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热点
“准00后”一人一机守护5000亩稻田|农事无人机飞手故事②_南方+_南方plus小时候对于农活“能躲就躲”的他,如今却欣然当起了新农人。这一切都从无人机开始。“现在的种田和十年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,是
小时候对于农活“能躲就躲”的他,如今却欣然当起了新农人。人机人机这一切都从无人机开始。守护事无“现在的亩稻种田和十年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,是田农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职业。”戴晓创说。飞手
在2019年大学毕业后,故事“准00后”飞手戴晓创毅然选择回乡种地,准00后用农事无人机守护自家的人机人机5000亩稻田。如今,守护事无他从事飞防植保超过5年,亩稻累计作业面积超过8万亩,田农用科技种地成为了自己的飞手职业追求。
农事无人机飞赛结束后,戴晓创赶回普宁准备晚稻插秧。
完成那一刻成就感满满
戴晓创1999年出生于揭阳普宁,差一点就是“00后”,一米八的个头被晒得黝黑。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之广东农事无人机飞赛一结束,他抓紧驱车从高州返回普宁。当地的晚稻插秧马上就要开始,育秧工厂里的秧苗长势时刻牵动着他的心绪。
戴晓创在比赛中。(图右)
无人机飞手的工作时间不固定,遇到天气好、任务急,通宵飞防也是家常便饭。今年五月底六月初,在早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期,连续阴雨导致卷叶螟虫情加重。这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虫害,必须在幼虫刚孵化时就抓紧防治,有丝毫延误都可能影响产量。
戴晓创在巡田时发现虫情苗头,便立即着手无人机飞防。从傍晚六点到隔天上午十一点,他和同事两人连续作业17个小时,终于完成1000多亩稻田的农药喷施。“累趴后睡到‘不省人事’,但能把虫子扼杀在摇篮里,一切就都值得。”
无人机、拖拉机、插秧机、收割机……原本就读英语专业的戴晓创,如今能“玩转”各种农机,对于卷叶虫、钻心虫、稻飞虱、纹枯病、白叶枯等病虫害的识别和用药也越来越熟练、专业。
“开着拖拉机把坑坑洼洼的泥地整平,用插秧机把秧苗一排排整齐种下,亲手写的材料方案得到认可,完成的那一刻都成就感满满。”伴随各种琐碎细致的日常工作,戴晓创对于农业的热爱,也在加深。
无人机飞防是戴晓创的日常工作。
从“田头互喊”到高度智能化
近年来,无人机科技发展迅速,农事无人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,适用的作物类型也越来越多样。目前由广东生产、全球领先的农事无人机最大载重量达60公斤,装一次药水能喷施超过25亩稻田,“只要设定好药量、飞行高度、作业地块等参数,几乎能实现全程智能化。”
戴晓创对此深有体会。据介绍,2016年时的农事无人机还未配备摄像头,田间实操需要两个人拿着对讲机,一个在田头,一个在田尾,互相喊话。但之后几年,无人机迅速更新迭代,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飞防植保、遥感检查、种子撒播、授粉辅助等方面。
“无人机于我而言,意味着能更高效快捷地完成病虫害监测和防控,让我的工作更轻松,不用再拿着喷雾器在水稻田里淌了。”戴晓创说。在当地,农户对于无人机飞防的接受度、认可度也在快速提升。
戴晓创的大哥梁铭郁也参加了本次机飞赛,最终排名第十一,与“十佳”擦肩而过。“虽然有点遗憾,但也激励我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,全面提升自己的飞防技能。”梁铭创说。
梁铭郁从2014年接触农事无人机,至今已超过10年。在他看来,不断迭代的新式农机、新型装备让种田更省时省力,也正因此,年轻人才更有意愿扎根乡村、投身农业。
“人在家中坐,手机一划拉,活就干完了。未来的无人机会更加智能,将为农业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。”梁铭郁表示。
四兄弟合力守护粮食安全
潮汕地区精耕细作,素来有“种田如绣花”的美誉。以大地为纸、以彩稻作笔,戴晓创经常借助无人机在田里玩出“花”。
创作稻田画是戴晓创的一大爱好,每年春季,他用无人机进行精准定位作图,设计出各种文字图案,并从株高、叶色、花期等方面筛选合适品种。之后再经过数十天的精心管护,便能创作出景观迷人的稻田画。
戴晓创设计的稻田画。
戴晓创的父亲种田30多年,在2019年成立普宁市立坤农业专业合作社,种植果蔬、谷类、水稻等农作物,目前流转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,年粮食产量超过1000万斤。还在持续扩展农业托管服务,联动农户实现互利共赢。
戴晓创家里有四兄弟,二哥梁铭彪从事园林设计,合作社的农产品包装设计都出自他手。四弟梁铭创则是一个机械能手,其他人花好费几天才能熟悉的机器,他一天就能上手。
今年早稻再次喜获丰收,一公斤优质丝苗米的收购价超过2.5元。“合作社种植了19香、南晶香占、美香占等优质品种,还没收割就被米厂抢订一空。”戴晓创说。
如今,戴晓创和兄弟四人已逐渐从父亲手中接过“交接棒”,合力用科技种好粮。接下来的半个月是晚稻插秧季,为了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大面积的插秧和飞防,戴晓创又要开始忙碌了。
普宁市立坤农业专业合作社是“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”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、南方+记者 张植宏
摄影:南方农村报、南方+记者 吴秒衡 谭家富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设计:肖爱琦
别让“旅行搭子”的盲盒成为“潘多拉魔盒”2025-05-10 15:40
玖龙纸业:勇担社会责任,企业慈善基因深远流长2025-05-10 15:33
校企合作产学双赢!母婴护理专题研修拓宽专业道路2025-05-10 15:21
“三农”符师傅:这连州水晶梨太甜了!2025-05-10 15:03
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批人事任免2025-05-10 14:53
送技下乡助“荔”发展,华农特派员团队赴从化开展技术服务2025-05-10 14:48
连州水晶梨将“持证上市”,质安检测保障甜得放心!2025-05-10 14:40
下一站,贺江碧道画廊!打开乐山乐水新玩法|暑假去哪玩④2025-05-10 14:27
王者荣耀阿轲铭文搭配全攻略 高效输出与收割技巧深度解析2025-05-10 13:21
本周末去连州吃喝玩乐!2024年连州市旅游文化季游玩指南出炉2025-05-10 13:05
最终幻想起源天堂的陌生人追寻证明之人成就全流程达成攻略2025-05-10 15:21
从化双壳槐枝产业守护人刘文银:十年换得槐枝香2025-05-10 15:20
广州援疆举办第四批广东高校实习支教大学生欢送会2025-05-10 15:00
赏荷摘李品美食,吃喝玩乐在龙坪2025-05-10 14:46
即日起至2024年3月15日 布达拉宫可免费参观2025-05-10 14:38
鱼出三水!这里河鲜连续4年“出圈”,品牌渔业描绘“百千万”新蓝图2025-05-10 14:12
快点您的菜!从化十大地标美食发布!2025-05-10 13:46
美“荔”乡约!这场招商活动带你感受从化现代农业产业的丰饶2025-05-10 13:35
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25-05-10 13:22
评级优秀!新会完成土壤三普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县级验收2025-05-10 13:02